联系我们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系统的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的监视与检测。监测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设备的各种劣化过程的发展,以求在可能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到影响正常工作之前,通过RXS6220H报警装置等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避免发生危及安全的事故。
电力设备在运行中经受电的、热的、机械的负荷作用,以及自然环境(气温、气压、湿度以及污秽等)的影响,长期工作会引起老化、疲劳、磨损,以致性能逐渐下降,可靠性逐渐降低。设备的绝缘材料在高电压、高温度的长期作用下,成分、结构发生变化,介质损耗增大,绝缘性能下降,最终导致绝缘性能的破坏;工作在大气中的绝缘子还受环境污秽的影响,表面绝缘性能下降,从而引起沿面放电故障。设备的导电材料在长期热负荷作用下,会被氧化、腐蚀,使电阻、接触电阻增大,或机械强度下降,逐渐丧失原有工作性能。设备的机械结构部件受长期负荷作用或操作,引起锈蚀、磨损而造成动作失灵、漏气漏液,或其他结构性破坏。这些变化(称为劣化)的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变的过程。随着设备运行期增长,性能逐渐下降,可靠性逐渐下降,设备故障率逐渐增大,可能危及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对这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传统方法是经常性的人工巡视与定期预防性检修、试验。设备在运行中由值班人员经常巡视,凭外观现象、指示仪表等进行判断,发现可能的异常,避免事故发生;此外,定期对设备实行停止运行的例行检查,做预防性绝缘试验和机械动作试验,对结构缺陷及时作出处理等。这种经常巡视与定期检修的制度对于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起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随着传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力设备的状态监测方法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向着预警式检修制度发展。电力设备状态的监测涉及面广,大量的非电参量(热学、力学、化学参量等)需要各种相应的传感器,传感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能。随着实用传感元件的出现,装备各种传感器的具有状态监测功能的新型电力设备是构成自动化的电力系统的基础。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传感器信号的记录、处理与判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此外还可以执行必要的控制操作,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提供了可能。
友情链接 LINKS